叛逆教育學校-青少年戒網癮學校-全封閉式戒網癮學校,針對青少年早戀,青春期叛逆,厭學逃學,上網成癮,打架斗毆等問題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行為矯正,思想教育的全封閉式教育學校...
家里有個叛逆的孩子怎么辦?父母如何教育才能防止孩子叛逆?為了和孩子成為朋友,了解他們的心,父母必須想辦法和孩子成為好朋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告訴你他們想做什么,選擇正確的方法,并有效地指導他們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到底是靠自覺自律,還是靠父母管教和監(jiān)督呢? 其實,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想過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
01 家庭教育 不要指望孩子自覺 經常聽到家長說:“我家那小子做事情總是不自覺,什么事情都要監(jiān)督他。”
最近,我的閨蜜也經常在為教育她兒子的事情煩惱,她總跟吐槽說:“我兒子的自覺性真的太差了,總要時刻盯著他才行?!?就拿吃雪糕這件事來說吧,早上已經吃過一根雪糕,而且保證一天之內不會再吃的。 沒想到下午又看到他偷偷地躲在房間里吃雪糕,還以為躲起來父母就不會被發(fā)現(xiàn)。 我對她說,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以前的我,也曾以為孩子就要放養(yǎng),這樣她從能擁有更多的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后來我慢慢發(fā)現(xiàn),要教育出一個優(yōu)秀且自覺性高的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能指望他能自覺,你不約束孩子,那只會讓他越來越放縱自己。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自覺”,是因為他身上的“惰性”,而這種“惰性”直接來源于父母本身。 我有一好朋友,兒子剛上一年級,她的兒子拒絕去學校,她就給他請假,或者跟他談各種條件,才能讓他乖乖去上學。
我跟她說:“你這樣教育行不通的,孩子學會跟你談條件之后,更加不會自覺,不會聽你的話了?!?她說沒辦法,小時候寵習慣了,現(xiàn)在越長大越不聽話了,他不自覺我只能用各種方法哄著他。 相信如果她一直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那他以后會更加不自覺,更加為所欲為。 一直都很認可一句話: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 想培養(yǎng)出一個熊孩子很簡單,由疼愛到溺愛,孩子被嬌慣放縱久了,就會變成熊孩子。 而想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也很簡單,那就要給他恰到好處的管束!
02 有遠見的父母 都會有點狠心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都不會指望孩子能自覺。 華語樂壇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曾在節(jié)目中自爆小時候被母親逼著學鋼琴的辛酸史。 周杰倫從4歲開始學鋼琴,還被媽媽要求每天練2個小時。 而小時候好動的他,根本坐不住,媽媽葉惠美就會拿著藤條,默默地坐在一旁督促。 每當聽見窗外別的孩子們在外頭嬉戲打鬧玩游戲的聲音,周杰倫心里就特別的難過。 周杰倫甚至埋怨媽媽:“為什么別人都在玩,而我要學鋼琴”。
但是,媽媽還是不會放松對他的要求,拿著藤條逼迫他練琴,他只能繼續(xù)練習。 成名之后的周杰倫,非常感謝媽媽的一番苦心。 正是因為媽媽的高要求,才讓周杰倫憑借音樂才華在華語樂壇中有一席之地。 在《向往的生活》中,劉憲華同樣自爆了自己被父母逼著學拉小提琴的經歷。 小時候的他根本不愿意去學,直到十一、二歲時,參加了一個比賽才開始喜歡拉小提琴。 在一旁的Angelababy看到劉憲華能把小提琴彈奏得那么棒,問劉憲華:“那你覺得現(xiàn)在感謝父母嗎?” 劉憲華說了一句,“非常非常感謝。” 最后,Angelababy嘆了口氣說:“為什么當初沒人逼我?” 那些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難免會帶點狠。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如果不逼他們一把,他們就會錯過最好的學習時機。 畢竟誰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不能再重來,錯過了再悔恨當初也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在孩子自覺性不高,不會主動學習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嚴厲督促孩子,這樣才能讓他成才!
03 孩子的自覺性 越早培養(yǎng)越好 今年的高考成績一出爐,廣西理科狀元楊晨煜馬上“火”了。 他以語文140分,數(shù)學150分,英語150分,理綜290分,總分730分的高分,打破了恢復高考以來廣西理科總分最高分記錄。 談到兒子以高分奪得理科狀元的頭銜,楊晨煜的媽媽直言:“我覺得他會考好,但沒想到他考得這么好。” 談到養(yǎng)育孩子的經驗,楊晨煜媽媽說: “一定要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時,監(jiān)督養(yǎng)成習慣,但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我們平時基本只管好他的后勤工作,他的課業(yè)我們就交給老師了,我們就不去打擾他。” 很認同楊媽媽的教育觀念,在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監(jiān)督工作,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楊媽媽還提到監(jiān)督孩子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是很痛苦的,要時時刻刻地監(jiān)督他、留意他。 而且監(jiān)督的過程中,父母自己也要自律,不能讓孩子學習自己卻在玩手機。 說到底,就是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自覺性的時候,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榜樣。
有一個這么會教育孩子的媽媽,難怪楊晨煜能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高考狀元。 如果不是楊媽媽在他不能自覺學習的階段,逼他一把,監(jiān)督他養(yǎng)成各種好的學習習慣,也不會有現(xiàn)在的他。 孩子的自覺性培養(yǎng),越早越好,因為自覺性的建立,是一個漫長復雜的過程。 在此之前,孩子都不可能自覺地學習,必須要有成人的陪伴、督導以及管束。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沒有任何強制的環(huán)境中,他將永遠也長不大,也經受不住任何挫折。 相反,如果你從小培養(yǎng)孩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他也會成為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叛逆孩子封閉學校認為作為父母,一旦看到孩子的行為逾越規(guī)范時,就要及時指出來并進行糾正,否則他會一錯再錯。 有時候,孩子需要適當?shù)膹娭?,這種強制并不是對他的壓迫,而是在他意志軟弱的時候幫他克服困難,讓他變得更加堅強。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管教是基礎,孩子自覺自律是目的,基礎打牢,不怕地動山搖。 在教育路上,永遠不要只指望孩子自己能自覺、自律,父母還是要起到監(jiān)督的作用!
叛逆孩子封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