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早,一名網(wǎng)友曝出一位云南籍男子由奶奶陪同在蘋果專賣店買手機的一幕,照片中的老人步履蹣跚,背上背著一個與她瘦弱的身軀不相符的竹筐,竹筐里用塑料袋裝著的是一大袋零錢,而一旁的孫子既沒有幫老人分擔重擔,反而催促她動作快點,真是令人氣憤又心疼。親情不如iphone!連日來,“云南一男子買蘋果手機,奶奶背筐來付錢”的話題在各大網(wǎng)站被炒得沸沸揚揚,眾網(wǎng)友在斥責該男子“不懂事”的同時,更多的是心疼老人一把年紀還要為孫子的欲望埋單?!盀檫@樣的年輕人感到悲哀,心疼奶奶。”其實,這樣的事件不止發(fā)生過一次。前段時間,網(wǎng)上曾曝出在某地移動營業(yè)廳的蘋果專賣店內(nèi),一名母親模樣的中年婦女當眾對一名女孩下跪,求其別買蘋果手機,而一旁的女兒叉著腰,冷眼相對。這種種事件,都讓我們不禁發(fā)問,當代的青少年究竟怎么了?是什么讓親情變得不如一臺iphone?青少年價值觀扭曲原因何在?是什么導(dǎo)致現(xiàn)在的青少年親情觀被金錢扭曲?曾經(jīng)有機構(gòu)對此現(xiàn)象做過一項社會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有多達81.7%的人認為是“社會過于崇尚物質(zhì)財富”,80.8%的人表示是“社會功利風氣盛行”,72.5%的人認為是“成功標準單一化,造成青年強烈的挫敗感”。其中除了社會因素的影響,多半的人還是認為主要是學校和家庭教育出了問題?,F(xiàn)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庭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父母和長輩都把所有的精力和愛護給了唯一的這個孩子。久而久之,他們養(yǎng)成了很多壞毛病,在家無法無天,要什么家人就給什么,不懂得與他人分享,更不懂得體諒長輩的不易。在學校,大家極要面子,相互攀比,誰比誰的新衣服好看,誰的手機功能更好更多,誰的零花錢更多……社會上攀比的虛榮風氣盛行,連學校都不能避免。很多青少年失去了方向,沒了正確的信念和價值觀,很容易就被外界的誘惑迷了雙眼,看不到家人的不易,眼里只有金錢。如今電視媒體、手機媒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很多媒體在制造浮華景象,內(nèi)容越來越空洞、惡俗,造成整個文化氛圍低俗。80后、90后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的特殊境遇導(dǎo)致他們養(yǎng)尊處優(yōu)、敏感孤傲,在物質(zhì)消費領(lǐng)域容易互相追逐、攀比。就拿這個新聞來說,老人并沒有固定的生活來源,平時全靠自己辛勤勞動換來微薄的生活費用。小編身邊的很多老人,兒女平時給的“給自己買點好東西”的錢舍不得用一分,藏在床頭,掩在口袋,等到孫子孫女來了,便慷慨地給孩子們買零食、偷偷給孫子口袋里塞點零花錢,布滿皺紋的臉上難得露出笑容。為了什么?老人沒有多少文化,唯一懂的,就是盡自己的努力對晚輩好,自己舍不得吃的用的全都留給孩子們。換來的是什么呢?老人的關(guān)心和愛護,甚至說溺愛,在被扭曲了價值觀的男子看來就是個“人肉提款機”。父母平時忙于工作,既沒有時間跟孩子共處,更別提了解孩子日漸缺失的內(nèi)心世界。內(nèi)心對孩子有歉疚,就一味用物質(zhì)來彌補,讓孩子高興,讓自己心安。家長的心安了,可孩子真的高興嗎?物質(zhì)再豐富也彌補不了精神世界的空虛,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家長捂住耳朵,自欺欺人,告訴自己“工作忙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最后,孩子的價值觀被扭曲,愛攀比,欲望沒有止境,我們卻來責怪孩子!孩子真的有錯嗎?怎么修補裂縫的親情?我經(jīng)常聽到有家長說“我們以前”怎樣怎樣,家長們,醒醒吧,現(xiàn)在的社會與三四十年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以前的父母雖然不懂得所謂的溝通和交流,但家中的兄弟姐妹也代替父母起到了陪伴的作用,那個時候雖然沒有現(xiàn)在充足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比什么都重要。獨生子女是孤獨的一代,也是格外需要溝通的一代,“代溝”這個詞我們聽得還少嗎?當代青少年模糊了親情的價值觀漏洞,最后還是要靠親情來修補。編者按父母忙于工作,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精神世界的需求不聞不問,最終孩子心理出了問題,甚至釀成禍事,后悔莫及的還是家長自己。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關(guān)注孩子精神層面的需求比給他再多的禮物再貴的手機更加重要和迫切!
叛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3歲左右是第一個反叛期,第二、第三反叛期分別在10歲和13歲發(fā)生,被界定為“準大人期”和“青春反叛期”執(zhí)拗”的3歲——3歲是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期,這時孩子的自尊心開始出現(xiàn),但他們非常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非常任性,這一階段的寶寶非常需要秩序感,但不會表達,因此表現(xiàn)出對物品強烈的占有欲,第二個叛逆期,孩子還會表現(xiàn)出一小段時間的“回歸嬰兒期”表現(xiàn),表現(xiàn)得非常依賴、不講道理,或者嬌氣、容易哭,要求父母的力量,3歲的孩子非常自命不凡,也特別容易受挫,由于不會表達情緒,所以顯得脾氣很壞,他們會覺得“東西出去就回不來了”,所以這一時期也叫“執(zhí)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