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青少年感覺他們越來越自私了,不像我們那個年代,我們做任何事情還是懂得分享,像現(xiàn)在的青少年與其自己得不到,也不讓別人得到,這樣的事件實在太多了。怎樣讓糾正青少年自私的這種毛病,懂得與人分享呢?1.培養(yǎng)自身的集體榮譽感。自私是指自身的言行舉止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顧及社會和集體的利益。有這種心理的青少年,往往集體觀念比較弱,只為個人的前途和利益著想。如果青少年能通過自省,來反思自身的某些心理現(xiàn)象,從自己自私行為中看到不良后果和危害,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處處為他人和集體著想,尊師守紀,勤奮學習,慢慢地就走出自私的心理。2.取消在家中的“特殊”地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給青少年一些特殊的待遇,對于他們的需求只是適當?shù)亟o予滿足,讓他們知道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久而久之,就消除以“自我為”自私心理。3.要學會尊老愛幼。青少年在享受時要先考慮長輩,比如在吃飯時,為長輩夾菜,舒服的位置讓給長輩坐;別人對自己服務(wù)時要對此表示感謝;如果別人遇到困難時,自己要盡可能給困難的朋友提供幫助。多做一些好事,在自身的行為中糾正以前那些自私的心態(tài),從他人的認可和贊同中獲取樂趣,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4.與朋友一起玩耍。在和朋友在一起玩時,把自己的玩具和圖書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離,時間長了,就會養(yǎng)成團結(jié)友愛、相互謙讓的好品德。5.父母要拒絕無理要求。有時候青少年會提出一些無理和不切實際的要求,此時,父母必須明確地加以拒絕,并向他們說明拒絕的理由,以免產(chǎn)生誤會,6.要主動承擔家務(wù)勞動。青少年在家時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例如整理自己的房間,洗衣服、為下班回來的爸爸媽媽倒杯熱水等。這樣不僅能體驗到父母的艱辛,還能培養(yǎng)自己熱愛勞動和*自主生活的能力,從而克服自私的心理,讓自己擁有一個寬闊無私的心態(tài)。無論如何,對青春期孩子而言這種自私的行為,父母應該對此加以重視并及時引導孩子。如需獲得老師幫助,可點擊下方咨詢,獲取一對一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