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1、寬容的對待孩子,原諒孩子的錯誤,青春期的孩子性格里有一種逆反心里,什么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對父母的想法不再是言聽計從,而且容易發(fā)脾氣,這時候我們父母要做的是寬容的對待孩子,理解孩子的脾氣,加強親子之間的溝通,不要拿自己是大人的身份來壓孩子,這個是孩子最反感的,你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 ,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yōu)點,并多鼓勵孩子
孩子性格暴躁易怒,在校經(jīng)常與同學發(fā)生沖突,在家經(jīng)常頂撞父母,很多家長為此苦惱不已。其實造成這樣的情形,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改變脾氣暴躁的孩子,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案例:來自藍領家庭的重點高中的一位問題學生陳利是某城市重點高中的學生,父親是頗負盛名的律師,母親是職校的老師。照例說,他的教育應該沒什么問題。然而,自從進入高中以后,陳利就經(jīng)常曠課,還與同學發(fā)生沖突,對老師產(chǎn)生嚴重的抗拒心理。在家里也幾次因父親不準他和同學打電話或者出去玩,發(fā)生激烈沖突,好幾次大打出手,說要父親“上一課”。剖析:都是家庭教育過于苛嚴惹的禍很顯然,陳利性格暴躁易怒,不僅有嚴重的抗拒心理和行為是由于父親不適當?shù)慕逃绞揭鸬?。由于他是律師的緣故,他對任何錯誤都疾惡如仇。他認為,對孩子的約束、限制和懲罰越多,孩子就會變得越好,甚至限制陳利和所有同學交往。在這種苛嚴的強壓教育下,陳利和父親的關系處于徹底*的邊緣。因此脾氣越來越火爆,并且他把在家中約束導致的挫折和憤怒發(fā)泄在校園生活中。在家里,一般在大事上都是父母“獨攬大權”,刻意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其實,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尤其隨著孩子年齡的日益增長,平等意識越來越強烈。孩子需要更多的*,而父母卻還是如此嚴苛,兩種形式導致的沖突和矛盾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支招:改對抗為對話,多與孩子商量家長在在決定一件事情之前,可以先聽聽孩子的想法。要經(jīng)常與孩子對話和溝通,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愿,了解他們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對孩子嚴格但不要專制,寬容但不要放縱。一些對孩子很重要的事應該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商量決定。在這種家庭*氣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比較*、直率、有主見,能夠勇敢的面對困難。更重要的是,雙方都可以了解到對方的想法。另外,如果一味的怪孩子而不檢討自己,這是不負責、沒有擔當?shù)谋憩F(xiàn)。這樣即使孩子攝于權威,不敢反抗你,其實在孩子心理,你的形象已經(jīng)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兩代人之間的隔膜越來越厚。所以才會出現(xiàn)青春期孩子脾氣暴躁易沖動,在生活中遇到學習壓力,挫折,父母的嘮叨而頂撞父母鬧的不愉快。
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1、統(tǒng)一意見。日常生活中,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程度不一樣,有的孩子更依賴媽媽,有的則更喜愛爸爸。有的媽媽嬌寵女兒,會允許女兒持有不贊同爸爸意見的“特權”,這就可能導致爸爸在教育孩子時,孩子采取逆反行為對抗爸爸。所以,處理孩子的有關問題時,父母應統(tǒng)意見,態(tài)度保持一致。
2、采用激將法。采用激將法,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刺激他好勝的心態(tài)。比如父母故意說孩子“你不會好好寫作業(yè),對不對”“你不會按時回家是不是”等,用這樣的話來刺激孩子。父母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不應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打壓孩子,否則只會讓他更加逆反。經(jīng)常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他的內(nèi)心需求,孩子才會感受到溫暖,叛逆行為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