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即便你現(xiàn)在沒有好習慣,或者好習慣比較少,那也沒有關(guān)系,從現(xiàn)在開始,培養(yǎng)一生受益的良好習慣也不遲,心理學的實驗表明,習慣的習得的,是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關(guān)鍵是你要堅持,你要在困難的時候保持
青春期不同于懵懂無知的孩提時代,孩子進人青春期后,最明顯的標志就是*意識的增強。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再對家長的話“言聽計從”,而是學會了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做出判斷。如果父母不懂得及時了解和溝通,仍然憑借人生經(jīng)驗和想法去教育孩子,以為孩子什么都不懂,就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所以,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實并非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故意和父母對著干,也不是孩子越大就越不聽話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孩子的逆反行為,是一種渴望*的信號。下面是一位輔導老師和他輔導的孩子之間的對話:“你能理解父母為你請輔導老師的用心嗎?”“當然理解,只是不想說出來而已!”“那你為什么對于這件事表現(xiàn)得這么冷淡呢?”“因為我已經(jīng)長大了,不想聽任父母的安排,我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方法,我已經(jīng)不是一個小孩子啦!”面對這位孩子的回答,輔導老師無言以對??梢姡⒆映砷L中的*意識日益增強,會讓他們自覺不自覺地產(chǎn)生逆反現(xiàn)象。雖然多數(shù)父母都能認可孩子逆反是人生必經(jīng)的階段,然而在內(nèi)心深處卻大多無法表現(xiàn)得寬容大度,反而會覺得萬分苦惱,生怕這種逆反會打破成人慣有的權(quán)威,甚至打破成人世界既有的秩序,于是就有了“面對叛逆的孩子怎么辦”的問題。但是,父母卻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青春期孩子所面對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與心理的束縛外,還有周圍的成人所刻意營建的各種限制。因為在兒童時期,他還無法意識到這種束縛與限制,即使意識到了也無力反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漸漸能夠清晰地看待這個世界,一個新的自我在潛意識中躍躍欲試。然而,成長的力量并不足以掙脫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識的束縛,以及成人的種種限制,這時候,孩子就會承受巨大的蛻變之苦,體會前所未有的迷茫,因而會很自然地產(chǎn)生種種逆反的舉動,其目的只是想以此來顯示自我的存在。所以,當父母認為孩子逆反、指責孩子不聽話的同時,也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過度束縛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足夠的理解。要知道,逆反并不是無法原諒的錯誤,也不是無法解決的難題。作為家長,需要做的是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幫助他們,而不是讓他們遠離父母,遠離親情。對青春期的孩子多加關(guān)注,與孩子共同面對和解決成長中的種種困惑和煩惱,才有助于幫助孩子輕松度過青春期。
孩子叛逆怎么辦
第一、讓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孩子的內(nèi)心有一個英雄夢,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只有這樣才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因此,父母要給予孩子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機會。媽媽在做飯,讓孩子幫忙掃地,擺好碗筷,端飯。爸爸在修理鬧鐘,讓孩子幫忙拿修理工具。上樓時,媽媽可以讓孩子幫忙提著菜。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人,可以幫助他人,讓孩子體會被需要的感覺。
第二、父母給孩子一定的權(quán)利。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被人指揮和掌控的感覺,孩子的內(nèi)心深處都渴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權(quán)利。因此,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權(quán)利,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時間,自己決定跟哪些小朋友一塊玩。這樣孩子才會有*的思想,不受他人左右,對以后成年不會與人隨波逐流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