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不聽話怎么辦
一、當孩子因為某些事件過于有主見時,并且情緒正處于過于激動的狀態(tài)下,首先家長應做冷處理,因為這時候孩子是聽不進家長說的話,等孩子將情緒都發(fā)泄出來,恢復冷靜之后,這時候家長在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才會思考你的話。
二、不要放棄對孩子“自主性”的培養(yǎng),假如我們不加重視,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有沒有吃飽穿暖,有沒有聽話順從,或者背了幾首詩、認了幾個字上,就很可能會造成孩子“自主性”的缺失,導致他依賴人,沒有自信和主見,容易退縮,甚至任性、叛逆。
三、肯定孩子的想法或者做法,讓孩子情緒放松。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先肯定孩子做的對的地方,給孩子一定的肯定,不要過于打擊孩子的自信。切記不能全盤否定孩子的想法,要先找出孩子的閃光點,這樣孩子才會有可能愿意跟你交流,更愿意聽你的意見。
四、對于那些向父母示威的孩子,要和孩子共同商量解決方法,給孩子多一些選擇,父母要適時地做出一些讓步,慢慢培養(yǎng)孩子理解道理的能力。家長最好在沖突發(fā)生時及時撤離戰(zhàn)場。要采用潤物細無聲的辦法,避免對他的行為做出強烈的反應,以致卷入與孩子的抗衡,失去主導的控制,這樣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余地讓孩子反省。
五、每個人的行為習慣都是不同的,就像“一千個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孩子身上會有很多不同于家長的地方,孩子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但如果家長能夠尊重并且接受孩子與自身的不同,就可以和孩子達成共識。如果能夠欣賞孩子的不同,就能使親子關(guān)系變得融洽,孩子就會尊重父母,也就會愿意聽家長的話。